本文轉自:西藏日報
淺析中小學作文教學中仿寫策略
劉進益
“作文難教、作文難寫”是廣大師生普遍面對的問題。作文教學之所以難,在于“文無定法”且“詩無達詁”兩個方面?!拔臒o定法”意味著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有效教學方法可以借鑒,而“詩無達估”則表明難以用像判定數理化試題答案那樣的客觀標準來評定學生寫作成果。但是“文無定法”并不是“無法”,“詩無達詁”也絕非“不能詁”。從以往的寫作經驗看,仿寫是學習寫作技巧、形成寫作能力的基本規律和主要方法。要實現仿寫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合理高效運用,需要注意下面幾個方面。
一、仿寫選材要精。對中小學生的作文仿寫而言,就是要精心選擇最合適的仿寫對象,這是仿寫教學是否有效的根本前提。精當的仿寫材料能讓作文教學事半功倍;反過來,粗劣的仿寫不但不能提高寫作能力,反而會因其消極的示范損害學生的寫作興趣與信心。
怎樣才能選好仿寫的材料?首先要貼近學生的實際選材。選擇中小學生的仿寫材料,就必須貼近學生的情感、知識、能力與生活實際,讓學生夠得著,仿得上。從這個角度講,語文課本里的經典文章,就是學生仿寫的好材料。當然,貼近學生的實際選材,還要求根據學生的作文能力的差別,選擇相應難度的仿寫材料,可以讓學生能夠從仿寫材料中找到自己能力提升的適當空間。
其次是選取的仿寫材料要具有仿寫價值。仿寫只仿課本里的文章還不夠,還應該找一些生動活潑的、精彩的材料供學生參考。比如,汪曾祺在《受戒》這篇小說中,寫趙大伯家的院子:“房檐下,一邊種著一棵石榴樹,一邊種著一棵梔子花,都齊房檐高了。夏天開了花,一紅一白,好看得很?!边@段文字寫出了江南水鄉一個農家小院的美麗和風致,其觀察之精微與用筆之簡練,是值得模仿學習的。諸如這樣的仿寫材料,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才選得出來。
二、仿寫要注意方法。仿寫的方法概括起來,主要有實仿和虛仿兩種。所謂實仿,就是“照虎畫貓”,別人怎么寫景、寫人,學生借用其方法,寫自己熟悉的景和人。所謂虛仿,就是領悟仿寫材料之所以精彩的道理,學習別人觀察的視角、蘊藏的情感以及之所以如此遣詞造句的精妙之處,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由實仿到虛仿,是一個不斷訓練、循序漸進的過程。對寫作能力較高的學生,可以要求虛仿,對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不妨先要求其實仿,待其能夠掌握仿寫對象的方法之后,再提升到虛仿的階段。同時,仿寫也應該是一個由點到面,由片斷到全篇的階梯式發展過程??梢韵茸寣W生進行片斷仿寫,即仿寫一個段落或者一個細節,然后在段落和細節的基礎上不斷擴充內容,最終發展到謀篇布局,寫完全文。
還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仿寫不能一仿而過,而是反復練習體會、反復修改完善。同一個字反復練習直到寫好,遠比泛泛去寫而不求質量要有效得多。這就要求在仿寫的時候要指導學生反復錘煉文字、暢達文意,直到學生能寫出與仿寫對象大致相似,乃至形神兼備的程度。在這樣反復的練習過程中,學生才能真正學會掌握和使用文字的技巧,養成“文章不厭百回改”的好習慣。就像沈從文先生一樣,有人問他名滿天下的《邊城》改過多少遍?沈從文說:“100多遍吧?!?/p>
仿寫固然是訓練學生寫作的重要手段,但同時也對教師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實際,深刻認識到仿寫最根本的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語言結構,通過仿寫教學方式帶領學生分析范文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思路,這樣學生在仿寫的時候才能把握關鍵,形成自己寫作的思路和技巧。
三、仿寫要建立在廣泛的閱讀與對生活的感悟之上。閱讀是寫作的基礎,缺乏基本的閱讀積累,仿寫就會生硬僵化,難以實現從仿寫到創造的轉化。古人所謂“能讀千賦則善賦”“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于讀書,逸于作文”,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里要強調的是,仿寫不但要仿經典,更要“仿生活”。也即是說,在指導學生仿寫的同時,還必須啟發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教師可指導學生在仿寫之前,觀察一家面館的老板、一條街的店鋪招牌、一種小吃的特點等等,然后選取相應的材料供學生閱讀,之后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和體驗,參照仿寫材料進行寫作。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能夠從容下筆,避免無話可說,又可以將生活與寫作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觀察生活,還可以指導學生學會做觀察筆記,這也是行之有效的寫作方法。
仿寫只是手段,訓練寫作技巧,培養寫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才是教學目的。因此,仿寫不是偷懶,更不是抄襲,而是為了通過仿寫達到不仿的目的。
(作者單位:貴州省安順市鎮寧縣錦屏寄宿制小學)